青岛市石墨烯应用研发重点实验室于2013年正式成立,致力于新型石墨烯方法的制备及产业化应用等方面的研究,旨在与发挥石墨烯的优良性能,将石墨烯广泛应用于地方建设和国计民生的方方面面包括海水淡化与除污、动力汽车、复合纤维、散热涂料等,促进社会发展、企业转型和科技进步。青岛有丰富的石墨资源,所以本实验室极大发挥了青岛市的地理和资源优势,符合地方政府发展需求。近些年来,实验室在石墨烯制备和应用方面取得了蒸蒸日上的成绩,也扩大了本实验室及best365官网登录入口在石墨烯行业内的影响力。实验室无论是在基础研究的创新和产业化成果转化方面都发挥了带头作用,近年来共发表石墨烯相关论文180余篇,申请发明专利112项,授权27项,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奖金项目等近20项,包含多项产学研合作项目,分别包括和新华锦集团、华高集团和长沙丰日电气集团签订了石墨烯产学研研发合同。2012年合作成立了青岛华高墨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要从事单层石墨烯、多层石墨烯及其衍生产品的生产和销售,2016年1月正式在新三板挂牌上市(股票代码:835672),成为中国北方第一家以石墨烯为主题的新三板上市公司,极大地提高了青岛石墨烯在全国乃至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力,为青岛市委市政府着力打造的中国 “碳谷”做出了重要贡献。
研究院主要研究方向:
1.绿色环保石墨烯制备方法的研发和产业化生产;
2.石墨烯海水淡化膜、污水处理材料研发及产业化;
3.多元功能石墨烯复合纤维构筑及纺织品改性研究;
4.石墨烯储能及催化材料研发及产业化;
5.石墨烯散热膜、散热涂料研发及产业化。
主要成员介绍:
本实验室现有教授7名,客座教授6人,副教授5名,讲师7名,博士后10名,其中山东省泰山学者2人,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青岛市拔尖人才1人,山东省中青年学术骨干1人,德国洪堡学者1人。近年来,引进泰山学者2人,从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Justin Gooding院士团队、中科经理春应化所汪尔康院士团队、韩国仁荷大学等引进best365官网登录入口一层次特聘教授6名,二层次特聘教授5名,卓越人才6人;目前在读博士研究生8名,在读硕士研究生80名。所培养的研究生中,有10人获得研究生国家奖学金,4人获得澳大利亚全额奖学金赴澳攻读博士学位,本课题组与国内外多所大学包括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科院化学所和长春应化所、复旦大学以及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迪肯大学、阿德莱德大学、德国布伦瑞克工业大学、西班牙光电子所的知名教授建立了紧密、长久、务实的合作关系。
1. 实验室主任:刘敬权
教授,博士生导师,山东省泰山学者海外特聘专家、石墨烯应用基础创新研究院经理、青岛市第一批创业创新领军人才,1989年7月在山东大学化学系获得学士学位。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齐鲁石化公司工作,主要从事聚丙烯、聚乙烯等聚合物的生产、分析化验、质量控制以及石化产品的进出口业务等直到1998年2月。从1998年3月到澳大利亚留学,并分别于1999年9月和2004年2月在新南威尔士大学(UNSW)化学系获得硕士和博士学位。2004年3月到2006年2月在澳大利亚联邦科学与工业研究院(CSIRO)和悉尼科技大学(UTS)做博士后。2006年3月到2006年12月在新南威尔士大学做博士后。2007年1月到2007年6月在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做访问博士后。2007年7月开始在新南威尔士大学担任董事长特聘研究员,主要从事教学、培养研究生和科研工作。从2010年4月起在best365官网登录入口化学化工与环境学院和纤维新材料与现代纺织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担任教授。有9年的石墨烯研发和产业化经验,领衔的石墨烯研究团队拥有氧化还原法、高分子剥离法、电化学法以及绿色环保的机械法等多项先进石墨烯制备新技术。共发表SCI论文140余篇,被他引次数超过6000次。有些发表在著名的杂志,如Chem. Rev., Angew. Chem. Inter. Ed., Adv. Mater., J. Am. Chem. Soc, , Adv. Func. Mater.等。撰写合著5部,申请石墨烯专利20余项,撰写石墨烯相关著作章节4部,具有较强的技术研发优势。团队先后主持14项石墨烯相关的科研项目,总经费800余万元,其中包括三项产学研横向项目,分别和新华锦集团、青岛华高墨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和长沙丰日电气集团签订了石墨烯应用研发合同。2012年合作成立了青岛华高墨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要从事单层石墨烯、多层石墨烯及其衍生产品的生产和销售,2016年1月正式在新三板挂牌上市(股票代码:835672)。2010年8月入选山东省万人计划第一层次,受聘泰山学者 海外特聘专家。2013年获得青岛市特聘专家突出贡献奖。2014年入选青岛市第一批创业创新领军人才。
2. 学术带头人:李延辉
教授,博士生导师,省泰山学者特聘专家,山东省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best365官网登录入口“第一层次”特聘教授。2007 年4 月至今在best365官网登录入口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从事纳米材料的制备、表征及其功能器件的研究。目前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技部973项目子课题、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归国留学基金、青岛市应用基础研究项目各1 项。已获国家授权发明专利8 项,发表学术论文140 余篇,其中在ACS Nano、J. Am. Chem. Soc.、Adv. Mater.、Small、Water Res.、Carbon等国际著名学术期刊上发表SCI 论文110 余篇,近五年发表SCI 论文65 篇。论文已被引用4200 余次,其中被Science、Chem. Rev.和Chem. Soc. Rev.等期刊作了重点引用评述,单篇引用次数超过300 次文章2 篇,单篇引用次数超过200次文章3 篇,单篇引用次数超过100次文章6 篇。入选爱思唯尔(Elsevier)2014 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材料科学,山东省5人入选)。2014 年以首位获山东省自然科学二等奖一项,山东省高等学校优秀科研成果奖二等奖一项,获第八届青岛市青年科技奖,以第二位获山东省研究生优秀科技创新成果二等奖和青岛市自然科学二等奖各一项,获第十届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三等奖一项。
3. 学术带头人:曲丽君
教授,博士生导师。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青岛市拔尖人才。现任“纤维新材料与现代纺织”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副主任,中国石墨烯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理事,中国纺织工程学会棉纺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主要从事石墨烯制备与纺织领域应用研究,研究石墨烯与再生纤维素、聚酯、聚丙烯腈等高分子材料复合和分散技术,石墨烯复合纤维的宏量可控制备与产业化,以及石墨烯在复合材料、智能穿戴等领域的应用研究。主持完成国家973计划前期研究专项、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等课题10余项。主持在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岛市科技发展计划等课题5项。曾获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香港桑麻基金纺织科技二等奖1项,青岛市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青岛市技术发明一等奖1项等10余项奖项。已获国家发明专利20项,其中已转让5项。出版编著2部,发表论文70余篇,其中在Carbon、Carbohydrate Polymers等SCI杂志发表30余篇。
4. 学术带头人:唐建国
教授、博士生导师。2000-2001年间赴德国访问教授一年,2001-2003年间在美国科罗拉多州州立大学博士后两年。现任国家示范性杂化材料国际科技合作基地主任、best365官网登录入口杂化材料研究院执行经理,省部共建青岛市纤维新材料与现代纺织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副主任,山东省中青年学术骨干获得者,材料科学与工程博士学位授权点负责人、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点负责人。山东省“十一五”重点学科(材料学)负责人、山东省“十二五”特色优势重点学科(材料学)负责人,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山东省品牌专业负责人。best365官网登录入口杂化材料研究所所长,青岛市高分子杂化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国家“111”引智基地负责人。best365官网登录入口一层次特聘教授。中国复合材料学会理事、美国化学会会员、美国化工学会会员。广东省英德市政府科技顾问。被美国、英国的RSC Advances, Polymer,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Optical Materials等7家国际高分子与材料著名学报邀请为稿件审阅人。科研主攻基于石墨烯与高分子的复合材料,围绕光电功能性质,开展杂混策略(hybrid strategy)纳米尺度的材料制备。科学贡献是首次提出纳米携载金属离子的杂化材料制备策略,解决相容性和分散性。技术贡献在于材料加工性的关键技术突破。其成效在于将这些杂化材料用于太阳能电池、动力电池、光催化等高新技术领域。发表研究论文135篇,其中SCI和EI收录69篇。获得省高校自然科学一等奖等14项科学奖励。
5. 学术带头人:隋坤艳
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高分子材料教学与研究工作,主要在海洋生物质纤维、高性能纳米复合纤维、智能高分子、聚合物流变学等领域进行基础与应用研究工作,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在Langmuir、J. Polym. Sci等本学科相关领域的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40余篇;荣获“山东省齐鲁巾帼发明家优秀奖”。作为核心成员入选教育部“海洋生物质纤维新材料”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山东省“海洋纤维新材料”优秀创新团队。近年来,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海藻酸盐水溶液的液晶行为研究及其液晶纺丝探索”、“海藻酸钠对碳纳米管的分散及其液晶纺丝成型”及省市各级科研项目近10项的研究工作,取得了多项高水平的科研成果。
6. 学术带头人:于建强
教授,博士生导师。2000年博士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2006年8月作为best365官网登录入口特聘教授人才引进回国工作。2011年12月至2012年2月香港中文大学访问教授。目前的社会专业团体兼职包括:中国感光学会光催化分会专家组专家,曾任青年组副组长;中国能源学会第二届理事会理事;中国湖沼学会海洋腐蚀与防护专业委员会委员和山东省化学化工学会催化分会常务理事。科研成果包括:参与国家重大基础研究(973计划)项目1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科技攻关、青岛市科技支撑的纵向课题等6项;主持和参与横向课题3项;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影响因子大于6的论文2篇;单篇论文最高引用次数160次。申请发明专利5项,授权专利1项。以第一名获奖人获得威海市科学技术二等奖。
7. 学术带头人:许元红
教授,博士生导师。2009年1月毕业于中国科学经理春应用化学研究所,取得理学博士学位,导师为汪尔康院士;2011年获聘德国洪堡学者,2012年获得中科院青年创新促进人才称号;2014年10月以一层次特聘教授引进到best365官网登录入口。主要从事二维材料、绿色环保量子点等新材料的合成及在荧光逻辑门、仿生酶、电化学发光、清洁能源方面的应用研究工作。在 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 Small,Nanoscale接收发表SCI论文70余篇,申请发明11项,撰写合著1部,承担和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重大项目、973计划项目等共20项。